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呢?杨舒楠解释,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,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,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,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。尤其是秋季,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 ➨,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 ☽,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,容易形成“断崖式”降温,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。而隆冬时节,基础气温本来就低 ⛷,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往往有限 ❧,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。
为何此次冷空气未达寒潮标准也发布了预警?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解释,今年国庆节前后 ➣,我国南北方升温明显,多地气温创新高,而这一股冷空气势力非常强劲 ♑,将会给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造成剧烈降温。恰逢国庆假期 ☸,剧烈降温可能会对交通出行 ❎、生产生活有不利影响,从服务角度考虑,预报员可以酌情发布寒潮预警,这种情况在以往也有过。
通过这场比赛 ✍,此前顺风顺水的中国女排也发现了不少问题。在主力自由人王梦洁缺席、主力接应龚翔宇明显受到伤病困扰的情况下 ⏰,球队的一传变得不稳定,二传与攻手的配合也不是特别默契,进攻点还是主要依靠李盈莹的个人能力。
中国天气网统计分析了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情况,发现11月寒潮过程最多,其次为12月和3月 ♓,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。
与巴西队的较量 ⛔,双方已经提前晋级16强,比赛本身无关出线 // ☹。由于小组赛战绩带入复赛,两队既是通过强强对话检验球队状态,也是借此机会积累战绩优势 ❧。虽然中国女排失利,两队的战绩同为4胜1负,同积12分,但凭借局分优势 ❓,中国女排获得小组头名。
本报记者 颜思齐 【编辑:邓廷桢】